(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一个“范玮琪演唱会戴大S骨灰项链”的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将近1亿。10月28日,范玮琪经纪公司委托律所发布律师声明,相关项链与遗骨无任何关系,相关网络媒体用户凭空编造“骨灰项链”情节,无任何事实依据,纯属虚构。
虚构感人情节博噱头,本质是对情感与逝者的双重亵渎。捏造者仅凭着一款粗略看上去和小S佩戴的装有大S骨灰项链有点儿相似的项链款式,就编造出了范玮琪演唱会戴大S骨灰项链怀念好友这样的“感人”剧本,这种刻意制造的“催泪”情节,精准踩中了公众对大s的怀念和对友情追忆的情感痛点,却完全无视事实边界。更令人不齿的是,这类虚构往往以逝者为锚点,利用公众对亡者的思念的心理放大传播效应,正如范玮琪方声明所指出的,借逝者话题制造噱头,早已突破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 。
虚构的“感人”剧本给当事人范玮琪也带来了巨大的名誉创伤。在谣言发酵的24小时里,“范玮琪把骨灰当流量密码”的指责铺天盖地。即便有博主很快扒出项链品牌,并通过品牌客服证实项链的吊坠是密封的,骂声也未彻底平息。这种“先定罪后查证”的网络暴力,让当事人陷入“说清是狡辩,沉默是默认”的困境。更荒诞的是,部分人甚至将陈年旧账与谣言捆绑,让范玮琪背负了“刻意卖惨”的污名,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是毫无根据的虚构情节。
回看年初,在大S突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这样虚假的“感人”剧本真的不少,不少信以为真的网友被虚假的情感剧本感动得长吁短叹,不想这些情节没一个是真的,自己的感动也变得尴尬。虚构的“催泪”情节本质是虚构信息对公共情感空间的侵蚀。每一次虚假感人故事的传播,都在消耗公众的共情能力。就像有网友所言,第一次为悼念动容是真情,可被虚假情节反复消费后,再真诚的怀念也会被质疑动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情感更不是博眼球的工具。范玮琪方的律师函,既是对谣言的反击,也是对情感底线的捍卫。逝者不该成为流量的祭品,真情更不该被虚构亵渎。范玮琪与大S这么多年的友情,本也无需“骨灰项链”这类情节佐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 胡妍璐
世界热资讯!仅189元!小米智能多模网关2 8.16众筹
【世界热闻】为防止黄牛 日本索尼经销商规定 PS4 老用户才能买 PS5
环球速讯:20年内建成一座自给自足城市 马斯克重申殖民火星想法
天天速看:仅推数字版 任天堂宣布《卡比的美食节》8月17日发售
滚动:得力推出国产自主研发彩色打印机 首发仅售 1299 元
全球滚动:设立54个推荐上车点 “萝卜快跑”合肥开启商业化试点
观察:小米推新品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还耐用?
世界百事通!CITE2022明日开展:智电生活成热点
热门:再也不怕找耳机了 AirPods Pro 2耳机盒能够发声
环球热点!不管你是否愿意 苹果iPhone广告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