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土木工程师解读《史记》 全球速读

南京土木工程师解读《史记》——

通古今之变,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与风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诞生史书无数,却唯有《史记》用文采斐然的文笔,立于史学、文学的巅峰;也唯有《史记》,用绵延千年的历史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日前,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品读〈史记〉人物》,让人从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决策故事中,再次感受强烈的时代价值和启示作用,而其作者顾海荣却是毕业于河海大学的一位土木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是如何走上品读《史记》之路的?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其评述内容有何独特之处?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又有何借鉴之处?记者对顾海荣进行了专访。

扫除阅读障碍

打下较强的古文基础

记者:最初接触《史记》是什么时候?大多数人对其敬而远之,你对这本书有怎样的认识?

顾海荣:最初接触《史记》是语文课本里的内容,比如小学课文《将相和》就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后又零零散散地读了一些《史记》里的名篇,完整阅读《史记》原文是从2016年开始的,那时我刚过40岁。

《史记》的文学性极强,读起来并不枯燥,甚至有散文、小说的笔调,极具可读性。事实上,我第一次完整地阅读《史记》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每天读一点,连续读了半年多。

记者:《史记》行文艰涩,阅读时会有障碍吗?

顾海荣:《史记》是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肯定不像读现代文那般通畅,不过我有较强的古文基础,“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此前都通读过,《论语》读了三遍,还全文抄写了一遍。另外,我酷爱古诗词,《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都通读过,也是案头常备之书。当然,《史记》里有很多生僻的字,主要是不熟悉的官职、人名和古代地名等。我读的《史记》是岳麓书社出版的,北师大教授韩兆琦评注的版本,里面注解很详细。

挖掘迷人之处从看故事到通晓古今人物人性

记者:对你而言,品读《史记》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顾海荣:品读《史记》的内因是一条逻辑链,喜欢读书,喜欢读历史书,喜欢读历史人物,喜欢品味历史人物,继而写成文字,站在横跨时空的高度,对人物作出较为深刻的评价。外因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当时儿子上初中,孩子他妈是老师,我们三个人每天一起挤在书房里。家里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游戏的声音,只有书房里翻书和写字的声音。幽幽的书香,浸润着心灵,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记者:不同年龄读《史记》会有不同的感受。后来真正读进去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事件触动了你?

顾海荣:确实,不同的年龄读《史记》有不同的感受。小时候读《史记》,主要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比如《鸿门宴》,就是一个戏剧性极强的故事。《史记》的故事性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细节处的描写,用词精练,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现在读《史记》,还是会被里面的人物所吸引,但关注更多的是人性,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史记》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经历的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从古到今人性是相通的,这些人性中的善与恶,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所以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不管读什么书,关键是要有读书的心境,有一颗安静的心。我以前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看书的。后来出差少了,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也就养成了书不离手的习惯,现在我即使在出差途中,也会带本书翻阅。

记者:你所学专业以及你的工作、你所生活的环境,对你品读《史记》有怎样的影响和帮助?

顾海荣:我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但是,我最喜欢上的课居然是《中国革命史》,或许是那个老师讲课的风格比较幽默,十分吸引我。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在骨子里对历史就比较感兴趣。央视《百家讲坛》开播后,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老师的讲座非常火,我是一集不落全看了,还把配套出版的书籍都买回来看。

南京是六朝古都,太多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从南京看中国历史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南京叫秣陵,而秣是草料的意思;楚汉相争的故事离南京也不远;楚汉相争的两个主人公都出生在江苏;而出土于将军山明代黔宁王沐英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瓷器腹部即以较大篇幅描绘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画面中有萧何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也有韩信负气出走的灰心落寞。

评述58位历史人物普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记者:《史记》自带光环,你分别通过著书和用音频形式进行品读,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对同类作品的借鉴与吸收?

顾海荣:《史记》包含《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我选择了《本纪》11篇、《世家》6篇、《列传》30篇,涉及其中的47篇、58个历史人物。包括勇有余而谋不足的项羽、善于反其道而行之的西汉开国功勋张良、实行“萧规曹随”的曹参、因丧子之痛为后来发起“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等等。图书出版后,基于该书可读性强,好多人都建议我用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我尝试着发布了几期,发现点击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让人很有成就感。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项羽,一百个刘邦”,不同的人看《史记》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史记》人物的评论,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启迪智慧,看透人性,思考人生。

记者:司马迁作史,中心还是“人”,很多人物形象在《史记》中迸发出巨大的文学力量。举一个你个人感受最深的人物形象,说说对他的认识。

顾海荣:《史记》里有两个人物,我为他们感到特别惋惜,一是项羽、二是韩信。这两个人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盖世战神,都特别能领兵打仗,都是勇有余而谋不足,曾经与刘邦形成鼎足之势,最终却都死于非命。尤其是项羽,在楚汉相争中,他的优势渐渐丧失,继而转为相持,最终溃败,这个过程特别值得人深思。项羽最终饮恨乌江,我总结了四个原因:一是不施仁政的残暴行为,二是优柔寡断的失误决策,三是刚愎自用的小人之心,四是消极落后的政治理想。

记者:品读《史记》,你后面还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下去?

顾海荣: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研读《史记》。有一年高考作文,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的感触,我在书中正好写了《千里马管仲、伯乐晏婴》,虽说是巧合,却更坚定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经过两千多年的大浪淘沙,《史记》依然像金子般闪闪发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和精神财富,我们有义务继续传承和发扬。所谓传承,就是对《史记》进一步普及;所谓发扬,就是用正确的历史观,重新认识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推荐DIY文章
中秋节的起源详细分析:由古代对秋月的崇拜演变而来 全球实时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 豌豆的种子也是通过弹射传播的 环球快看
独特的什么填上合适的词语才好 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_时讯
四级成绩保留几年 四级的保存时间只存在于什么保存时间内
全球热议:恒山索道多少钱 到了九龙壁先去悬空寺还是恒山寺?
wow复活节攻略 魔兽世界里的复活节彩蛋是怎么来的? 世界快讯
精彩新闻

超前放送